2025.8
田思雨、洪玉、冯宝颖、黄澄澄、周致远
项目成果于2025年在DIS '25:设计交互系统会议中的Demonstration板块成功入选并发表
《Let My Goldfish Go》是一场关于情感、控制与幻想之间张力的隐喻性演练,它所提出的并不是解决方案,而是一次有意识的困境构建。
在今天对生态伦理与非人类视角的持续关注中,我们常以“共生”之名建构种种愿景。然而,“非人类中心主义”是否真的能跳脱人类的感知与投射?
装置作品《Let My Goldfish Go》试图通过一个虚构场景回应这一问题。
项目以一种极端的宠物伦理设定为切入点:假想一位不愿割舍情感的金鱼饲主,为其设计了一台可“放归大海”的生态潜艇——金鱼得以离开鱼缸,却依旧被技术维系、被远程关注,始终处于“被照料”的控制中。潜艇装置模拟了自由的表象,却暴露出人类在生态干预中难以放弃主导权的心理结构。
作为一件实验性作品,《Let My Goldfish Go》结合设计虚构方法,融合金鱼驯化史、动物感知研究与古典哲学讨论。我们聚焦的并非技术创新本身,而是由技术中介引发的伦理错位——作品中的“放生”既是出于慈悲,也可能成为控制的延伸。它体现出一种模糊而复杂的生态叙事:何为自由?何为幸福?由谁判断?
通过这种具象化的虚构机制,项目激发了观众对于“物种他者”的再认知,也提醒我们,哪怕是以非人为出发点的设计,也未必真的逃脱了人类视角的支配。
本项目受到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青年发展基金D&A Lab 跨学科设计/艺术专项研究共创资助计划支持(https://designanything.design/)。
感谢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对本项目的支持,感谢创新设计学院马川老师,向逸老师,林村老师,陈炜博老师,王咪老师,端木琦老师对于本项目的悉心教导。
跳转论文
论文海报
装置效果图
交互演示图
第一作者 田思雨